青春實踐NO.4 | 行進在子城尋蹤 古城保護的路上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身為新時代的青年,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歷史成就的同時🌻,有責任剖析當下古城保護與發展遇到的問題🥺,向全社會倡導保護傳統文化的理念🏏,擔當起古城保護工作的重任😠。
2020年暑期,藝術系音樂教育1901班的王欣宜同學🔄,申報了以“子城尋蹤——古城保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項目,走進錦帆路社區,身體力行😍,通過學習、實地探訪、後期調研🤎、反饋等形式,盡自己所能保護古城,延續城市記憶🧏🏼♀️🍿。
Let's go!讓我們跟著王欣宜同學一起走進“子城尋蹤,古城保護”吧!
參加學習,積澱文化
7月16日◽️,我整理了寒假初期參加錦帆路社區和草橋實驗小學共同舉辦的“子城尋蹤”菜單式課堂中所獲得的有關子城的資料,回顧了蘇州文保所專家謝勤國伯伯介紹的有關蘇州子城歷史的發展及現狀,羅列了錦帆路周邊的古建築,為進一步探訪做準備。
7月19-21日
根據羅列的古宅地點,我走訪了錦帆路附近的街巷🪤,探訪五卅路🤞🏼、同德裏長期居住的居民,在了解其附近大大小小的古建築🖌,知曉其歷史價值Ⓜ️、使用現狀的同時🆗,搜集居民在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並做好記錄與整理🤷🏽♀️。
7月24日
我參加了錦帆路社區組織的“紅色微旅遊”項目🧖🏽,聽老黨員講紅色故事🥙、歷史變遷,了解周邊紅色文化。在見證了蘇州古建築擁有的歷史🐤、藝術、文化、經濟、使用、科學等價值的基礎上🤦♀️,更堅定了我開展此項目的決心☞,並且願意長期選修子城文化相關課程,以自己為傳播媒介,更好的傳播姑蘇文化🐜。
7月26日
我結合相關資料與對子城歷史文化的實地探訪👳🏽,將所羅列古宅的分布、現使用與保護等情況通過圖表形式整理展現,為日後進一步開展活動做準備。
8月2日
作為古城保護誌願者的我參加了大公園社區組織的垃圾分類活動。
我認為,保護子城文化,要從每位居民的自身做起,垃圾分類這項活動正是最好的切入點。
在活動中,大家聆聽了專業人士介紹有關垃圾分類的常識🗞,接著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遊戲的形式,與社區居民就如何正確開展垃圾分類展開互動。
8月3日
我與項目組成員一起,走進社區,通過分發宣傳單、現場講解等方式,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生活垃圾的種類,並實地對垃圾分類的投放做出正確指引🧑🦯,讓居民們更直觀詳細地了解垃圾分類的知識。讓每一個居民從自身做起🌇,保護自己所生活的這一片子城。
傳承保護🫷🏽🧗♀️,融入生活
為進一步傳揚子城歷史文化的保護工作🤟🏽,8月10日♑️,我團隊成員在錦帆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探訪、拍攝子城掠影,其內容包括子城的歷史🌯,子城的文化,子城中居民的生活風貌等。
在為期兩天的拍攝過程中🍳,我們體驗了傳統的納涼消暑方式,看到了老蘇州之間溫馨的鄰裏情,品嘗了別具蘇式風味的綠豆湯……這些極具生活氣息的場景🙍🏼♂️,共同描繪了最樸實的姑蘇繁華圖🐽。
8月13日起,我們開始整理所拍到的各式照片與視頻🎩,力求營造出子城原本的風貌,延續城市記憶,在讓更多人領略子城風采的同時,主動融入到古城保護中來,共建美麗蘇州🧛🏿。
雖然2020年的暑期酷熱難當,但無法阻止王欣宜同學及其團隊成員們進行子城尋蹤👴🏿,古城保護的腳步,期待他們的精彩成果🥜,也歡迎大家的共同加入!
用戶登錄